2018年3月17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培根
2.【答案】A。《学记》
3.【答案】D。相对独立性
4.【答案】D。学校教育
5.【答案】B。简捷性
6.【答案】B。生产力发展水平
7.【答案】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8.【答案】A。陶冶法
9.【答案】C。非指导性教学
10.【答案】A。学科课程
11.【答案】D。课程设计
12.【答案】B。系统层面
13.【答案】C。联觉
14.【答案】C。场独立型
15.【答案】D。正迁移
16.【答案】A。刺激分化
17.【答案】B。附属内驱力
18.【答案】D。认知
19.【答案】B。厌恶干预法
20.【答案】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1.【答案】C。关注情境阶段
二、辨析题
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8分)
答案:此题说法正确。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8分)
答案:此题说法正确。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途径。
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8分)
答案: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25.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8分)
答案:此题说法错误。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并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影响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但是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故上述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26.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10分)
答案: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3)易懂性。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
27.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0分)
答案:
(1)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
(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
(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28.简述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10分)
答案:
(1)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维持功能
29.简述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10分)
答案:
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如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
(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5)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材料分析题
30.材料: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6分)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2分)
答案:略
31.材料: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9分)(2)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9分)
答案:略